跳到主要內容

梦寐

天,灰蒙蒙的天,

前面是被假山和湖水簇拥的一座牌楼,四周是连成片的古式瓦房;

我带着一丝狂喜、一点不自信的胆怯,向前跃起,跳到了牌楼之上。两旁,空无一人。我憋着劲向前冲去,从一个屋顶跃到另一个屋顶,从屋顶跃到小径,再从小径跃上屋顶

无声无息

遇到人,就行若无事的走两步,人走远了,便迫不及待的跃起,奔跑……

……

依旧是灰蒙蒙的天,

我仿佛置身在古代的大街上,行如鬼魅

远处是一个大人物在簇拥下走来;

没人注意到我,但我却知道事情即将发生——

瞬间,大人物遇刺……

我纵身而上,越过高高的牌楼和红色院墙

面前,是大大的院落,空无一人

一个少年躲在角落,神色慌张,我落在他面前

他似乎看不到我,我们面对面,能感到他的呼吸

突然,他抓住我的手,向着我的方向茫然大呼,歇斯底里——

“被发现了!被发现了!”

我大惊,面对着扭曲变形的脸,惊醒~

-------------以上是梦----------------------

很久不做梦的人,连着两天扯梦,而且都是很相似的梦境。也不知道是压力大、还是释放以前的块垒,或者是其他。不管怎么说,这梦倒算有趣,就为了好玩,记下来吧。

留言

露出寫道…
究極!あなたの露出狂度がわかるサイトが誕生しました!!自分がどのタイプの露出狂なのかチェックできます!露出に興味津々なあなたも全く興味が無いあなたも隠された願望が見えてくる!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懂一点代码还是挺重要的

最近在弄一个公众号,发现刚刚参加工作,做网络编辑的 噩梦 又出现了。 记得第一份工作是在某报下面的 报网 做编辑,主要工作就是「复制」、「粘贴」各种新闻,而每天要面对的,就是多媒体编辑器。 作为一家偏互联网的团队,在当时的标准配置是这么三组: 编辑组 开发组 美工组 而三组之间吵架的核心往往就是: 谁应该切图? —— 美工 vs 开发 编辑应该会代码吗? —— 编辑 vs 开发 在当时的编辑们看来: 任何涉及到 乱七八糟的非读者阅读的内容的代码类的东西,都应该是开发组做的! 因为编辑是对内容和文字负责的! 所以,我们一直在要求开发组把开源的多媒体编辑器,改造的像微软的 word 一样智能。 可惜的是,这个愿望一直到前两年该网倒闭,好像也没有实现。 现在的微信、 知乎 、 头条 等等倒是都开发出了相对智能的编辑器,而且还养活了一堆类似于秀米之类的周边,专门做编辑器。但是回头来看,这些所见即所得的编辑器,有的时候限制也很多,其实,还是能够自己会一些代码,可能更方便些吧。 人总是这么纠结。 ​

好玩的second life

很早就听说过大名鼎鼎的游戏——《second life》,一直很纳闷到底是怎么玩的。今天终于注册了一个帐号,又成功的安装了客户端,进去逛了一圈。感觉真是名不虚传,与限定跑道的极品飞车和每局5分钟的CS相比,这个游戏太自由了,而且很真实。在里面开车转了一圈,学会了怎样像超人一样飞翔,还知道怎么打扮,最后又在城楼上留了个影。可惜的是电脑的配置不够高,等改天装上一个高配的台式机,一定会乐此不疲的,尽管界面是全英文,但玩起来似乎障碍不是很大。 做为第一次进入游戏的留影纪念……

五一假期结束

早起去驾校学车,一直到下午才到家,进门觉得很困,睡到夕阳西下。 晚饭后,接到了家里的电话。家人身体不好,好在笃信佛教,至少还有精神寄托,我也常常现学现卖的“开导”一下,离家远,所能做的也不过如此而已。放下电话,发现自己可以跟他人说得头头是道、“口吐莲花”,而轮到自己头上,却依然迷糊。就像开车的几个步骤,背起来想起来都很简单,而一旦上车还是手忙脚乱。面对一个机器、几个固定的程式尚且如此,何况外界变化莫测的环境、和自己内心电光火石的念头呢? 明天上班,黄金周刚刚开始,便提前一天草草收了场。给人讲大道理对自己还是有帮助的,现在只觉得工作不过是烹小小小鲜,这个都应付不来老子就别混了。以后的事情多着呢。 PS:发现在电脑前敲字也是上瘾的。打开音乐,把手放在笔记本键盘上的一刹那,恍惚觉得自己是《海上钢琴师》里面的1900……,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