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人开玩笑,说自己常常处于“半失忆”的状态,生活中数不清的重复让大脑丧失了分别时间的能力,只能留下许多从时间线上剥落的碎片,在脑海中漂浮并随意排列组合。偶尔想要回忆的时候,就突然体会到了姜文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那种困境——时间、地点、人物、真实的事件和当时脑海中的虚构想像……,一切的一切都模糊在一片灿烂得令人眩晕的阳光里面。
于我来说,白塔寺就是那片阳光,用一种虚幻但却真实的感觉将记忆以时间之外的另一种形式串联起来。
去白塔寺与佛无关。第一次去是好奇,想看看被张丹奉为“圣地”的是一个什么地方。后来再去,则是因为爱上了这里的氛围——干净的院落,红墙屏蔽了大街上的车水马龙,却保留了四周院落里小孩儿的哭声、炉灶上炊烟的香气……,身处其中,常常产生错觉,不知今昔何昔,仿佛百年前的繁华就在墙外。于是这里就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地点。游客们惊叹于殿内的文物,香客们俯首在佛祖的脚下,而我正好可以徘徊于院落间,独自发呆遐想。
从白塔寺出来,一般先到三联,回程则选择走地坛前面那条街,再到黄寺大街回学校。只记得黄寺大街的一个路口,有一个非常热闹的区域,每次经过那里都让我想起王朔小说里描写的N个熟悉的场景……
今天从白塔寺出来,思绪就已经被这些东西所包围。车上朋友们讨论将来的计划,我则沉浸在对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回忆当中,一阵阵眩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