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寺庙,心里总有一个疑问:"那些和尚早课晚课一天不落,内容又都是一样的,难道不烦么?"后来看了一些佛教的普及读物,才知道那就是修行。经书上的道理其实很简单,而且还可以更简单,就是十六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即便是六岁的孩童也能够了解,而知道了这个道理也就是"悟"了。重要的事情在后面呢,真正的修行是从"悟"后开始的,因为人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坏习惯,佛教称作"习气",外面的环境变化,就会引发自己的“习气”。修行就是要改掉这些坏习惯,对治习气,不为环境所动。和尚的早课晚课,日复一日,正是用那些仪式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真理,不要被环境给左右了。
上周着实的悠闲了一段,得以从办公室抽身出来,看看街景,逛逛古迹。还曾为天气的透亮、阳光的充足而感叹。回来一天,就又被这里的环境给同化了。各怀心思的面孔、满是深意的眼神、还有各种私语、耳语……,所谓上周发生的"大事件"也不过是"犀牛角上争短长"而已。不明白好好的事情干吗非要复杂化,就像移动出的套餐一样,多少年了也搞不明白到底是优惠还是涨价。
背对着窗子在电脑前枯坐了一天,走出办公楼的刹那才发现天儿真好。坐在公车上不住的后悔:一天如此浪费是在是不值。回来上网,自发的登山者们又出事儿了,一人遇难。随手google,发现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又开始赋予死者各种各样的"头衔"――"央视"、"美女编辑""年轻女性"……。还是驴友之间的友情比较真挚,过程描述比较客观。生死之类的事情往往能帮助人超脱出来。明天开始,去他的营营琐事、你长我短;好玩的、有意义的事儿多着呢。
上周着实的悠闲了一段,得以从办公室抽身出来,看看街景,逛逛古迹。还曾为天气的透亮、阳光的充足而感叹。回来一天,就又被这里的环境给同化了。各怀心思的面孔、满是深意的眼神、还有各种私语、耳语……,所谓上周发生的"大事件"也不过是"犀牛角上争短长"而已。不明白好好的事情干吗非要复杂化,就像移动出的套餐一样,多少年了也搞不明白到底是优惠还是涨价。
背对着窗子在电脑前枯坐了一天,走出办公楼的刹那才发现天儿真好。坐在公车上不住的后悔:一天如此浪费是在是不值。回来上网,自发的登山者们又出事儿了,一人遇难。随手google,发现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又开始赋予死者各种各样的"头衔"――"央视"、"美女编辑""年轻女性"……。还是驴友之间的友情比较真挚,过程描述比较客观。生死之类的事情往往能帮助人超脱出来。明天开始,去他的营营琐事、你长我短;好玩的、有意义的事儿多着呢。
留言
是不是刚看过《阳光小美女》?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