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我看电视的时间有问题,几乎每个周末晚上打开电视,都能“恰好”碰到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尽管对其中的话题没有太多的兴趣,但我还是常常能被其吸引,因为这是一台非常精彩的表演,主角是一群偏执的人,或者说人偏执的一面。在台上,可以看到那些平时掩藏在专家、学者、教授等等头衔之下的某些人,或声嘶力竭的喊叫、或洋洋自得的哂笑……,对我来说,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审丑”大餐,人性当中丑的那面暴露无遗。没有必要笑话他们,他们只不过是被放在聚光灯下而已,人人都会有偏执的时候,当我们不自信的时候,当我们自卑的时候,当我们死要面子的时候,当我们浮躁的时候……。看来也有必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掩饰、不要固执、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如此,才不会成为偏执狂。
最近在弄一个公众号,发现刚刚参加工作,做网络编辑的 噩梦 又出现了。 记得第一份工作是在某报下面的 报网 做编辑,主要工作就是「复制」、「粘贴」各种新闻,而每天要面对的,就是多媒体编辑器。 作为一家偏互联网的团队,在当时的标准配置是这么三组: 编辑组 开发组 美工组 而三组之间吵架的核心往往就是: 谁应该切图? —— 美工 vs 开发 编辑应该会代码吗? —— 编辑 vs 开发 在当时的编辑们看来: 任何涉及到 乱七八糟的非读者阅读的内容的代码类的东西,都应该是开发组做的! 因为编辑是对内容和文字负责的! 所以,我们一直在要求开发组把开源的多媒体编辑器,改造的像微软的 word 一样智能。 可惜的是,这个愿望一直到前两年该网倒闭,好像也没有实现。 现在的微信、 知乎 、 头条 等等倒是都开发出了相对智能的编辑器,而且还养活了一堆类似于秀米之类的周边,专门做编辑器。但是回头来看,这些所见即所得的编辑器,有的时候限制也很多,其实,还是能够自己会一些代码,可能更方便些吧。 人总是这么纠结。
留言